微雨之城(精裝)
![博客來 博客來](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m2.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s://www.books.com.tw/img/001/048/76/0010487623.jpg&v=4ce28893&w=348&h=348)
![博客來 博客來](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ooks.inmylife.com.tw/books/books.jpg&width=226&height=36)
嗨!
您正在找 微雨之城(精裝) 這本書嗎?
這本 微雨之城(精裝) 在博客來就可以買的到!
而且在博客來訂購 微雨之城(精裝博客來網路書局) 還享有優惠價唷!
還有博客來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如購物金贈送或是使用折價券折抵的活動,
購買 微雨之城(精裝) 自己可以選擇是否要使用7-11取書(貨)服務,亦或是選擇使用宅配到府服務,真的很方便!
底下是 微雨之城(精裝) 的內容簡介
誰的心裡沒有幾道被劃破的傷口,
只是,某些遺憾造成的殘缺是可以彌補的,某些,則不行……
人生是由很多故事組成的,而遺憾是其中一部分。
有些人的遺憾寫在身上,殘缺是不能拒絕的課題;
有些人的遺憾刻在心裡,成了永遠無法彌補的傷。
在這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社區裡,
我看見無數燈火背後的故事:
幾近失明的薛伯伯,每天等在社區大門口,
我問他在等什麼,他說,他在等待那個被他逼走的兒子,
等兒子回來,他要親口對他說一句對不起。
但所謂的缺憾,也有可能是「完美」的,就像我的爸媽,
曾經,我媽媽舌根肥大,說話不清楚,也就是所謂的大舌頭;
我爸爸出過車禍,右耳磨掉了一半,聽力也有所減損,
住院期間,媽媽看見爸爸對不確定未來的恐懼,
她用她有點大舌頭的口音,在他受傷的右邊耳朵,
說了一句只有短短三個字的話:「有、我、在。」
他們的缺陷,讓他們的愛情得以完美。
而我,生下來就有十一根手指頭,從小受盡嘲笑與戲弄,
曾經我那麼急切地想要切除那多出來的手指頭,
但後來我發現,就算動了手術,我的人生也不會因此有所不同。
然後,我遇見了一個有點傻氣的女孩,她和別人不一樣,
她是第一個說我那多出來的手指頭「好可愛」的人……
透過這許許多多的故事,我發現,
原來,人生最大的殘缺不是身體上的,遺憾才是。
作者簡介
藤井樹
本名吳子雲,高雄市人。
一九七六年九月十日生於高雄。
如果可以的話,也希望死於高雄。
著有《我們不結婚,好嗎》、《貓空愛情故事》、《這是我的答案》、《有個女孩叫Feeling》、《聽笨金魚唱歌》、《從開始到現在》、《B棟11樓》、《這城市》、《十年的你》、《學伴蘇菲亞》、《寂寞之歌》、《六弄咖啡館》、《夏日之詩》、《暮水街的三月十一號》、《流浪的終點》、《流轉之年》。
作者: 藤井樹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博客來網路書店商周出版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0/12/03
- 語言:繁體中文
商品網址: 微雨之城(精裝)
博客來
![博客來 博客來](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m2.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s://www.books.com.tw/img/001/048/76/0010487623.jpg&v=4ce28893&w=348&h=348)
#NEWS_CONTENT_2#
商品網址: 微雨之城(精裝)
![博客來 博客來](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books.inmylife.com.tw/books/books.jpg&width=226&height=36)
記者蔡浩祥/北京報導
大陸央媒《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成立以來,透過新媒體運作和大數據分析,精準掌握「兩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戶端),每日產出近4000則新聞、3000萬以上轉載量、4億以上的點閱,讓《人民日報》已成為大陸最火紅新媒體,使用者有持續年輕化趨勢。
獨/70年老字號直擊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據了解,《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平台大約有300多個。2012年,《人民日報》開辦微博帳號,正逢大陸智慧型手機、互聯網使用高峰期,當時所謂「手機網民」還不到3.6億人,但截至今年第一季,已增加到7.6億人,整整翻了近一倍。
另外,近年熱門的微信公眾號,經騰訊統計,已有3000多萬用戶關注,《人民日報》不僅名列前茅,更是「10萬+」文章的常客,文章最高點閱率更超過1200萬。
▲大陸央媒《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成立以來,透過新媒體運作和大數據分析,精準掌握「兩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戶端)。(圖/記者蔡浩祥攝)
2014年6月,《人民日報》手機應用程式上線,使用率方面比起新華社、央視都還要高,面臨報業普遍冷清,《人民日報》近年持續積極轉型,透過新媒體運作和大數據分析,精準掌握「兩微一端」,加強互動平台的提升。
經與多家互聯網公司合作,《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每日分析「兩微一端」用戶數據,像微博粉絲總數、客戶端下載數、境內用戶分佈等。
▲圖為《人民日報》大數據分析,紀錄該月微博粉絲增量。(圖/記者蔡浩祥攝)
不僅如此,《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還會就用戶性別、使用手機款式等,進行統計,經交叉比對後,取得最準確用戶使用數據。
其中,2016年7月,時值南海仲裁案發布,《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發動「中國,一點都不能少」,透過圖檔形式,喚起大陸民眾對南海問題的重視,自產廠牌手機開機畫面皆使用該圖,去年得到「中國新聞獎」的一等獎。
▼2016年7月,時值南海仲裁案發布,《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發動「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喚起大陸民眾對南海問題的重視,該圖去年得到「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圖/人民日報)
博客來 博客來網路書店
6B885AD3F54ABDF9